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工作试行规则

时间:2024-06-30 11:10:2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47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工作试行规则

国有资产管理局


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工作试行规则
1994年10月10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第一条 为了使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工作规范、公正、有效地进行,维护国家资产所有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赋予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当成立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处委员会),专门负责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事宜。
第三条 各级调处委员会应由不少于五人的委员组成。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人员参加外,还可适当聘请有关专家担任委员,委员会主任须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担任。
第四条 调处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统一负责有关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的立案、受理、分办、法律审核、档案及公章保管、发文等日常工作。
第五条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调处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调处中央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产权纠纷;
(二)调处地方与中央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产权纠纷;
(三)调处不属于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范围的地区之间的国有资产产权纠纷;
(四)处理不属于上述范围之内,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国有资产产权纠纷;
(五)审查中央级全民单位在与其他所有制发生产权纠纷时提出的协调意见;
(六)向国家院报告有关国家资产产权纠纷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七)指导中央部门及地方的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的调处工作;
(八)其他。
第六条 地方各级调处委员会负责所辖范围内的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工作。其职责范围可参照前条内容确定。
第七条 上一级调处委员会在必要时可将所辖范围的产权纠纷委托下级调处委员会进行调查或处理。
第八条 当事人之间发生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经双方协商不能解决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调处委员会请求调处。向调处委员会提出请求的一方当事人为申诉人,另一方为被诉人。
第九条 申诉人向调处委员会提出调处请求时,应当履行以下手续:
(一)提交产权纠纷调处申诉书。申诉书中应当载明:
1、申诉人与被诉人的名称、地址及法定代表人;
2、产权纠纷的主要情况;
3、申诉人的请求及所依据的理由;
4、申诉人的签名(盖章)。
(二)附具申诉人要求所依据事实的证明文件。
(三)按规定预交调处费用。
第十条 在收到申诉人提交申诉书及其附件后,统一由调处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立案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否属于国有资产权纠纷;
(二)是否属于本级调处委员会管辖的范围;
(三)与被诉人初步进行核对,以查验申诉书的要求及标的等是否确实存在;
(四)其他。
第十一条 经初步审查,对符合立案条件的,调处委员会办公室应当报告调处委员会主任,并在一个月内决定是否受理。调处委员会办公室每两个月向调处委员会会议报告一次工作。
第十二条 调处委员会决定受理产权纠纷案件后,应及时向申诉人和被诉人发出受理通知书。被诉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后一个月内向调处委员会办公室提交答辩书及有关证明文件,逾期不提交的,调处工作仍将继续进行。
第十三条 申诉人与被诉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举证责任。
第十四条 产权纠纷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申诉书、答辩书、陈述意见等有关事项,接受委托的代理人应当向调处委员会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须载明委托事项及权限,并有委托人的签字或盖章。
第十五条 产权纠纷案件受理后,由调处委员会及时指派有关职能部门熟悉业务的人员或聘请有关人员具体承办调处工作。
第十六条 产权纠纷调处工作实行合议责任制。由三名调处员组成调处合议组,由调处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指定一名调处员为合议组组长,具体负责某一件产权纠纷案件的调处工作。对少数事实清楚、情节简单、双方争议不大的产权纠纷,经调处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指准,也可由一名调处员承办具体的调处工作。
第十七条 负责具体承办产权纠纷安件的调处人员在调处过程中,应奉公守法,公正、公平、实事求是地处理产权纠纷,产须遵守有关回避、廉政的规定。
第十八条 在产权纠纷调处过程中,如发现承办人员处理不公、偏袒一方或者不能胜任工作时,经调处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批准,可以更换承办人员,重新组织调处合议组或指定调处员。
第十九条 具体承办人员应在三个月内完成权纠纷的调处工作,并拟定调解书或裁决书。确实无法按时完成而需要延长调处期限的,须报调处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批准。
第二十条 具体承办人员应及时将调处情况及拟定的调解书或裁决书报调处委员会。首先由调处委员会办公室从法律上进行审核,如无问题,再报调处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签发并以调处委员会名义正式发文。其中重大、复杂的案件,由调处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召开调处委员会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第二十一条 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的处理,应以调解结案为主。确无调解基础和条件的,可及时进行裁决。调委员会出具的调解书或裁决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裁决书在送达双方当事人后,一方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还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调处委员会申请复议。
第二十二条 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直接向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调处委员会申诉。在申诉期间,裁决仍须执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调处委员会对下级调处委员会作出的裁决,发现确实不当或违反程序的,可以重新裁决。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调处委员会的裁决是终局裁决。
第二十三条 一方当事人拒不执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或裁决书的,除由政府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追究行政责任外,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执行。由此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须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及领导者的行政及经济责任。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惩处。
第二十四条 有关国有资产产权纠纷受理通知书、调解书、裁决书等格式,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调处委员会统一制定。
第二十五条 本规则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政务监督员工作办法(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政务监督员工作办法(试行)的通知



徐政办发 〔2007〕 192号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徐州市政务监督员工作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 徐州市政务监督员工作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务监督员的作用,确保政务监督员正确履行职责,对市级机关各部门及县(市)区政府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情况实施有效监督,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政务监督员是徐州市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授权市监察局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民营企业家代表、老干部代表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代表中聘任的兼职监督员。

第三条 政务监督员的条件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作风正派。

(二)关心徐州发展,热心政务监督工作,具有较高的政务素质、有关法律知识以及其他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能力和理论政策水平。

(三)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或担任一定行政、企业领导职务,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社会影响。

(四)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身体健康,能坚持参加市监察局组织的监督检查等活动。

第四条 政务监督员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监督市级机关各部门及县(市)区政府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情况。

(二)收集社会各界对效能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书面或其他形式向市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意见和建议。

(三)反映、转递人民群众对市级机关各部门及县(市)区政府工作效能方面的投诉和反映。

(四)参与、配合市监察局开展专项检查、明查暗访,监督相关部门对存在的效能问题进行整改。

(五)了解开展效能建设方面的重大工作部署和落实情况。

(六)协助搞好效能建设方面的宣传工作。

(七)承担市政府委托的其他工作。

第五条 政务监督员的权利

(一)根据工作需要查阅有关文件和资料。

(二)对基层和群众投诉的政务方面问题和建议,有权向

行政监察机关和效能投诉中心反映,直至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反映。

(三)了解、查询所反映问题和所提意见、建议的办理情况与处理结果。

第六条 政务监督员的义务

(一)认真学习并遵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二)积极参与有关监督检查、调查研究等活动。

(三)关注民生,了解民意,及时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

(四)遵守有关政务监督员工作的纪律和制度,保守涉及政务监督工作的职务秘密。

(五)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不得公开发表影响党委、政府重大决策贯彻落实的言论。

(六)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廉洁,尽职尽责,不谋私利,不循私情。

第七条 政务监督员的聘任和解聘

(一)政务监督员实行任期制,每任聘期两年。聘任期满后根据工作需要,符合条件并征得本人和推荐组织或所在单位的同意,可以续聘。续聘一般不超过两任。到期未续聘的,作自然解聘。

(二)聘任政务监督员,由市监察局制发《徐州市政务监督员工作证》,并提供带有标志的专用信封和统一信纸。

(三)政务监督员在任期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予以解聘:因违法违纪受到刑事或党政纪责任追究的;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其他非法利益的;群众反映强烈、经查实不适合继续担任政务监督员的;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担任政务监督员的。

第八条 政务监督员工作制度

(一)由市监察局负责政务监督员日常管理,经常与政务监督员的推荐组织和所在单位保持联系,及时通报政务监督员履行职责的情况。

(二)政务监督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以日常监督为主。

(三)根据兼职工作的特点,适度组织政务监督员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阅读有关文件,并为政务监督员正确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

(四)定期召开政务监督员座谈会,了解机关效率效能建设情况,以及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

(五)对政务监督员履行监督职能时故意刁难或打击报复的,市监察局查实后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六)对于政务监督员反映的问题和传递的群众意见,应及时责成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属一般问题的,有关部门应在十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结果;属复杂疑难问题的,在一个月内反馈办理情况和处理结果。

第九条 对工作成效明显的政务监督员,市监察局应当予以表彰或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条 各县(市)区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参照本办法制定政务监督员工作的具体办法。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07年12月19日





业主能否自行筹备成立业主大会?

浙江民禾律师事务所 胡杰丰


据广州日报道,3月16日晚,地处惠州惠城区麦地路某住宅小区的15名业主大会筹备组成员正在该小区S22栋开会,商量召开全体业主大会的事宜。晚8时30分左右,该小区保安队3名保安和一便衣男子闯入会场,以“非法集会”为由要求各业主立即解散会议。筹备组组长彭老伯争辩了几句,便被他们4人拉到门口痛殴,致使其头皮开裂、右腿股骨骨折,当晚被送往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救治。据估算,彭老伯的治疗费用需要数万元。
据记者调查,该小区自10年前交付,现有业主1700多户,由于业主们认为物业管理公司不称职,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业主们于去年成立了业主大会筹备组,今年3月13日贴出公告,准备召开业主大会决定物业管理公司的去留。但是业主们筹备召开业主大会的行动一直受到物业管理公司的干扰和限制,小区管理处保安人员多次抢走业主登记表、撕掉业主大会筹备组的公告,直至3月16日保安闯入会场、殴打业主。据悉,这次事件是惠州市近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间的冲突事件,当地派出所已成立专案组调查此案。
笔者没有对报道进行调查、核实,也没能取得经过法院、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确认的正式说法,无法对其中所涉及的事实部分进行论断式法理分析。但是报道反映了当前物业管理行业普遍关注的两个问题:业主自行召集的业主会议是否为非法集会?业主能否自行筹备成立业主大会?由于我国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这两个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又常常对此存在不同理解,并由此导致纠纷,因此笔者就报道所涉及的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业主召集业主会议是否为非法集会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
示威的自由”,可见,集会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任何机关、团体、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剥夺公民的这一基本权利。为了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我国又专门制订了《集会游行示威法》,根据我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而《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进一步界定了露天公共场所的含义,明确规定“露天公共场所是指公众可以自由出入或者凭票可以进入的室外公共场所,不包括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管理的内部露天场所”。公民在露天公共场所举行集会,必须依法向主管机关——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否则为非法集会。
如果业主在不属于露天公共场所的其他地点召开会议(如报道中业主大会筹备组在小区内业主所有的S22栋召开会议),就不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也未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不存在“非法集会”的问题。退一步说,即便属于“非法集会”,物业管理公司也只能及时报告公安部门,由公安部门来负责处理,保安自身没有任何管理、驱散“非法集会”的权力。相反,如果保安没有经过业主同意,也未依法取得有关部门的批准,就擅自闯入业主家中解散所谓的“非法集会”,则严重侵害了业主的人身权,违反了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宪法》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刑法》第245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也规定:“有下列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二)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由此可见,公民的住宅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物业管理公司或者保安不得非法侵害业主的这种法定权利。

二、业主能否自行筹备成立业主大会
业主大会是业主依法行使物业所有权、实现业主自治的一种形式,其基础是业主对物业所享有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在业主大会成立过程中,容易产生纠纷的环节是首次业主大会召集权的行使主体问题,也即谁有权筹备成立业主大会的问题。
建设部颁布的《业主大会规程》第5条规定:“业主筹备成立业主大会的,应当在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业主代表、建设单位(包括公有住房出售单位)组成业主大会筹备组,负责业主大会的筹备工作。”这一规定对于刚交付的物业可能是适用的,但是现在有很多物业已经交付了多年但一直没有成立业主大会,而建设单位可能早已解散或者倒闭,不可能有代表来参加业主大会筹备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业主大会就永远不用成立了?
按照一般常理,在某一组织成立后,该组织筹备组的成员应成为其核心成员(最起码也是正式成员)。我国《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业主大会是由全体业主组成的业主组织,建设单位不是业主(尚未出售的物业除外),也就无权参加业主大会,由无权参加业主大会的建设单位负责筹备业主大会,既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物业管理条例》的立法目的,更不符合业主自治的实际需要。
筹备、召开业主大会是业主基于物业所有权而享有的一种私权利,根据私权领域“法律不禁止即为容许”的精神,业主自行筹备、召开业主大会并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属于合法的行为。同时,《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业主有权提议召开业主大会会议”,业主大会会议当然也包括业主大会的筹备会议和成立会议。因此,笔者认为,只要具备业主大会的成立条件,业主可以自行筹备成立业主大会。

论文原载于《现代物业》2004年第4期(原文使用笔名陈宇)